市售魚油哪個好?! 聰明補充Omega-3,快來看看挑選優質魚油的秘訣!

市售魚油哪個好?! 聰明補充Omega-3,快來看看挑選優質魚油的秘訣

我們都知道魚油的好處多多,但你知道為什麼要補充嗎? 首先我們來了解Omega-3是什麼?

Omega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分成3種,包括Omega-3、Omega-6、Omega-9,

因為人體無法自行合成,所以我們必須透過飲食攝取Omega,

在一般常見的肉類如:雞肉、牛肉等含有大量的Omega-6,卻相對缺乏Omega-3

Omega-3在人體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,維持我們腦部、眼睛、神經系統等多項器官的運作,

其中DHA及EPA尤其豐富,對人體是相當優質的營養,

所以我們最常討論補充的就是Omega-3,魚油就是最主要的來源

 

如何挑選出高濃度的Omega-3魚油,成為最重要的課題,以下分享幾個挑選魚油的秘訣:

1. 魚油的來源 :選擇純淨海洋的小型魚(沙丁魚、鯷魚等等)

挑選在純淨海域,且無生物鏈重金屬污染的小型魚種較為安全

另外,挑選有魚油國際組織認證的,不管是來源跟食用安全度都來的好。

如:IFOS(魚油檢測及認證的第三方組織機構)、IFFO-RS(魚粉和魚油供應標準)、

FOS(永續海洋之友認證)、GOED(國際魚油品質認證)。

2.魚油的Omega-3濃度:選擇魚油濃度Omega-3(EPA+DHA)>80%

Omega-3濃度大於80%,EPA+DHA的總含量也高於80%。

一般市面大概是30%-50%Omega-3濃度,表示你吃了50%-70%的雜油。吃越多雜油,會妨礙好油吸收。

產品最好有第三方公正單位的檢驗數據實際營養標示

除了有科學實證魚油濃度,也減少不必要的成分攝取。 

3.選擇吸收率高的魚油型態:rTG型態吸收效果最佳

因提煉的方式與本身結構的不同,魚油的吸收度為 rTG 型 > TG 型 > EE 型。

英國、加拿大、澳洲、挪威等國家已經禁止EE型式的魚油以Omega-3出售。

EE型:又稱「脂化型」,萃取出魚油再加工純化,Omega3濃度約50-70%,但 人體吸收度只有20%。

TG型:又稱「三酸甘油脂」。萃取魚的皮下脂肪,稍微精煉去除雜質,Omega3濃度約30%, 人體吸收度約60%。

rTG型:又稱「再脂化型」,經TG/EE方式脂化、濃縮再還原成三酸甘油酯型。

   其中 rTG型態分子結構小,具有高濃度與高吸收的特點。

 4.第三方認證的新鮮魚油報告:過氧化價與酸價的新鮮度報告

魚油要清澈、無特殊味,代表煉油技術好TOTOX 氧化指標越低,代表魚油新鮮度越高

包裝方式選擇PTP鋁片包裝,單顆獨立包裝不只防潮保鮮,也更方便攜帶。

5. 合格第三方檢驗報告

選擇有永續環保認證,產品附上重金屬(砷、鉛、鎘、汞)、塑化劑、微生物等SGS檢驗報告合格,確保食用安心

 

魚油怎麼吃呢?一天吃幾顆? 甚麼時候吃最好? 

建議在隨餐或飯後食用,食物中的油脂可以讓魚油更好吸收。

搭配水食用,如小朋友/老人等無法順利吞服者,也可去除外膠囊直接淋在食物上。

衛福部建議每日攝取量上限為2000mg,可依照商品營養標示查看,多食無益。

貼心提醒:多種保健食品或是藥物最好不要混著吃,建議至少相隔2小時以上,讓腸胃有充分時間吸收,避免相互影響而降低吸收率。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